【紫牛新聞】跨越690公裡的“運河探尋”,調研8座城,傳播青春運河故事

發布者:新聞中心發布時間:2022-08-15浏覽次數:81

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“保護好、傳承好、利用好”大運河曆史文化資源要求,真正讓古老而鮮活的“大運河故事”走進千家萬戶,發揮大運河遺産的魅力價值。近日,金年会設計與傳媒學院“重塑情感價值 傳播運河文化 講好中國故事”實踐團隊曆時10天,行程690餘公裡,沿着江蘇特色的“美麗中軸”,奔赴蘇州、無錫、常州、鎮江、揚州、淮安、宿遷、徐州八座大運河江蘇段沿線城市進行了實地走訪調研,探尋運河城市文化發展脈絡,挖掘運河資源,傳播運河文化。


探尋運河遺址,記錄千年運河文化

大運河是流動的、活态的世界級人類文化遺産,傳承着中華民族的悠久曆史與文明,承載着中國的思想理念、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。江蘇作為中國第一運河大省,具有得天獨厚的大運河遺産資源。為探尋運河文脈,傳播運河文化,實踐團冒着酷暑調研走訪了蘇州山塘街、無錫清名橋、常州青果巷、揚州東關古渡、鎮江西津渡等大運河江蘇段代表性的遺址遺存,拍攝記錄了運河開鑿疏浚技藝、漕運舟船制造技藝、蘇州宋錦、無錫泥人、揚州剪紙等大運河非物質文化遺産。通過發放調查問卷、采訪沿線居民、拍攝運河博物館等形式,記錄運河給當地民生帶來的影響以及近年來運河治理等相關情況。

尋訪紅色印記,感悟千年運河文化

紅色文化是大運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大運河江蘇段兩岸有着光榮的革命鬥争曆史,也有諸多的紅色印記,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。實踐團調研走訪了大運河沿線的周恩來紀念館、瞿秋白紀念館、榮毅仁紀念館、蘇州革命博物館等運河紅色地标,學習紅色事迹,赓續紅色血脈,感悟民族精神。

隊員們跟随小學生講解員們參觀了瞿秋白紀念館,共同回顧了那段峥嵘歲月,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染紅旗幟,用行動引領中華民族奮勇前行。聽至動容處,隊員們紛紛表示要傳承先輩遺志,接過屬于青年一代的奮鬥接力棒,兩名常州籍的隊員用實際行動參加了紀念館志願者的招募活動,将在未來兩周期間在展館擔任志願講解員,為傳播運河紅色文化貢獻一份力量。

聆聽運河聲音,傳播千年運河文化

在大運河的沿線城市訪談和調研中,運河沿線居民對江蘇省提出《世界級大運河文化遺産旅遊廊道建設實施的方案》表示大力支持,“大運河是我們寶貴的财富,盡管漕運的功能已弱化,但是我們這些生活在運河邊的運河人希望能在保護大運河的基礎上,建設新的運河空間,發揮運河新的作用,讓運河跳動新的時代脈搏。”

在中國運河博物館,團隊對博物館内講解系統的便利性、有效性和拓展性情況發放了600份問卷展開調研,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并提交給了博物館管理部門。隊員們建議在當前講解系統中需融入互動式技術手段,創設運河場景以提升場館體驗感,策劃更有針對性的專題展覽、開發針對不同年齡階層的研學項目,進一步提升大運河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好感度,持續講好新時代的強少年“運河故事”。

專業點亮運河,青春助力運河故事

通過此次實踐,隊員們在“用雙腳丈量土地”的生動社會實踐中了解了運河文化、感受了紅色印記,激發了隊員們運用專業技能的熱情,他們将揮舞手中靈巧的畫筆,開展運河主題的作品創作,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展示運河文化、傳播運河文化、講好運河故事。21級隊員吳雨欣表示:這次社會實踐使她對大運河的曆史文化有了深入了解,感受到了運河文化的獨特魅力,她将運用所學的繪畫技藝,将實踐期間所見所感制作成生動溫情的運河手繪地圖、vlog等,讓更多的人了解運河、深愛運河、提升運河文化自信,在講好運河故事的青春實踐中打造“商院樣闆”。


原載:紫牛新聞 8月15日

鍊接:https://wap.yzwb.net/wap/news/2408351.html

XML 地圖